耕作与栽培

研究报告

  • 结荚初期光富集和遮荫对大豆籽粒生长特性的影响

    刘兵;严玉梅;冯红波;高爽;张曦文;

    冠层截获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大豆籽粒生长密切相关。通过对3个品种的大豆群体在结荚初期分别进行光富集和遮荫处理,研究了作物群体光环境变化对大豆籽粒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荚初期光富集增加了大豆籽粒大小、籽粒体积和籽粒生长速率。光富集显著增加了海339大豆的子叶细胞体积、子叶细胞生长速率和子叶细胞重量,增加比例分别为16.7%、21.5%和16.4%;光富集显著增加了黑农35和垦农18这2个品种大豆的子叶细胞数目,增加比例分别为12.9%和14.3%;结荚初期遮荫显著减少了大豆籽粒大小,延长了有效灌浆时间。遮荫减少了海339、黑农35和垦农18,3个品种大豆的子叶细胞数目,减少比例分别为30.5%、28.2%和29.9%;然而却显著增加了3个品种大豆的子叶细胞体积。光照条件的改变影响了开花后20 d时大豆籽粒中内源激素ABA的水平进而影响了籽粒生长特征和籽粒的最终大小。

    2025年07期 v.45;No.26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 重金属铅胁迫条件下燕麦热激蛋白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魏姗姗;段佳宸;李莹莹;魏紫玥;王忠美;贾雯羽;

    以禾本科植物燕麦的花早和品五两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乙酸铅溶液对其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待燕麦植株长至二叶期时观测表型,并利用qRT-PCR技术测定不同胁迫条件下燕麦植株的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铅浓度的增加,燕麦植株的各项表型数据以及HSP70基因家族和HSP90基因家族的各两名成员的基因表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胁迫浓度为8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通过对比花早和品五两个燕麦品种可知,两者在重金属铅胁迫下的耐受性相近,因此,二者均宜在重金属铅胁迫下进行种植。综上,土壤中低浓度的重金属铅可以促进燕麦植株的生长发育,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燕麦植株的抗逆能力。

    2025年07期 v.45;No.269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6K]
  • 巨菌草育苗基质类型与配比优化效果研究

    郑荐尹;李钢铁;马迎梅;麻云霞;刘东敏;康霞;

    为了筛选最佳巨菌草系苗基质配比,使用3种类型的栽培基质(壤土为ck_1、草炭土为ck_2、珍珠岩为ck_3)作为对照,基于对照基质进行6种不同体积的配比方式(1∶1∶1=T_1、1∶2∶1=T_2、1∶3∶1=T_3、2∶1∶2=T_4、2∶3∶2=T_5、3∶2∶3=T_6)的基质,在穴盘内开展巨菌草茎节扦插育苗实验,测定巨菌草茎节的萌芽率、株高、叶片数、根长、根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结果表明,当珍珠岩体积不变,草炭土体积比例增加时(T_1、T_2、T_3),巨菌草茎节的萌芽率增加10%。当草炭土体积不变,壤土和珍珠岩体积比增加时(T_3、T_5),更有利于巨菌草根系的生长,根数和根长分别增加了56.6%和35.5%。当草炭土、珍珠岩、壤土同比例增加时(T_2、T_5),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0.5%和18.0%。隶属函数法对各基质进行综合排序为T_5>T_1>T_3>T_2>ck_2>T_4>ck_3>T_6>ck_1。综上,T_5(壤土∶草炭土∶珍珠岩=2∶3∶2)是扦插培育优质健壮巨菌草幼苗的最佳栽培基质配比与类型。

    2025年07期 v.45;No.269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6K]
  • 微生物菌剂对三种饲用燕麦生长的影响

    孙鹏中;常生龙;王勇智;董政玺;李刚;张成;孙国胜;李宏;

    为探究微生物菌剂对饲用燕麦的生长、产量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明确对饲用燕麦的提升效果,利用营广宝微生物菌剂对福燕60、联燕1号、野马等饲用燕麦品种进行播前拌种和喷施,通过对保苗数、生产性能、营养品质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拌种后,营广宝微生物菌剂对野马的保苗数提升效果最好,对福燕60、联燕1号保苗数无提升作用;喷施后,营广宝对联燕1号的促进效果最好,可以有效提高株高、叶片数、旗叶长、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相对饲喂价值,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对野马促进效果次之,可以提高其叶片数、穗长、旗叶长、旗宽、第一节茎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对福燕60促进效果最差,仅提高旗叶长、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因此,利用营广宝微生物菌剂进行拌种和喷施均有促进作用,对联燕1号的产量和营养品质提升效果最好。

    2025年07期 v.45;No.269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 地熊蜂授粉对甘草种子繁育的影响

    汪连海;陈致力;李岩;高璠;韩雪梅;吕奕彤;杜弢;陈红刚;高素芳;胡朝栋;徐学军;余志伟;张会元;邱黛玉;

    为研究地熊蜂辅助授粉对甘草种子繁育产量的影响,以地熊蜂蜂箱处为中心,设置50、100、150、200、250、300 m共6个检测点(位点),测定甘草种子繁育的相关指标,利用统计方法获得地熊蜂授粉给甘肃省甘草种子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6个检测位点中50 m处地熊蜂授粉产量最高,为20.28 kg/667 m~2,显著高于其他位点;地熊蜂辅助授粉可以有效提高果穗数、果荚数、千粒重和发芽率;甘肃省甘草种子用种量为815.15 t,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2.09亿元。综上,地熊蜂辅助授粉可以有效提高甘草种子产量,增加甘草制种田经济效益。

    2025年07期 v.45;No.269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问题探讨

  • 几种叶面肥对籽粒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乐;赵楠;尚杰;王树星;张阳;安绿宇;党润海;

    为探究不同类型叶面肥对籽粒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玉米新品种渭科260为供试材料,设置恩乐施、优翠露、艾碧特、芸苔素、清水(ck,不施叶面肥)等5个处理,测定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4种叶面肥均可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其中优翠露、芸苔素的增产幅度明显高于艾碧特、恩乐施,优翠露、芸苔素、艾碧特、恩乐施处理产量较ck分别增长9.04%、8.09%、4.24%、2.32%。综合分析,在玉米生长期适当施用叶面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种有效措施,其中,优翠露效果最明显,可应用于玉米生产。

    2025年07期 v.45;No.269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 六盘水市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范学良;崔庆松;王凤蓉;崔庆粉;孟春芬;

    为筛选出适宜六盘水市水城区推广种植的高产高抗的马铃薯品种,引进了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黔芋10号产量最高,达3 061.53 kg/667 m~2,商品率最高,华颂19产量最低,为783.73 kg/667 m~2;云薯702结薯率最高,中26结薯率最低;对晚疫病的抗性最好为云薯702,华颂19最差。

    2025年07期 v.45;No.269 31-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 工厂化立体育秧不同炼苗期对水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官平;任永飞;刘伟;曾涛;李敏;陈柏原;潘翠鸾;

    为突破贵州省工厂化立体育秧技术瓶颈,探寻育秧周期内秧苗素质最佳的育秧时间和炼苗时间段,改进水稻育秧周期时间配比,提高秧苗素质。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在育秧周期30 d内,“工厂化立体育秧+炼苗”的4个时间梯度配比中,工厂化立体育秧15 d+炼苗15 d和工厂化立体育秧20 d+炼苗10 d两种方式育秧炼苗时间段周期配比,秧苗素质基本能达到大田分散式小拱棚育秧30 d秧苗素质,能有效解决贵州现有工厂化立体育秧苗弱、根弱,秧苗纤细、盘根差等问题,提高立体化工厂育秧设施利用率。

    2025年07期 v.45;No.269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不同栽培密度对真玉8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周磅;张达;

    为探索真玉8号在贵州省务川自治县及类似生态环境地区最佳种植密度,2024年开展了真玉米8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60 030株/hm~2时,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12 200 kg/hm~2,真玉8号在务川县及周边地区类似试验地的生态环境区域按照60 030株/hm~2的密度示范推广种植可获得较好产量和效益。

    2025年07期 v.45;No.26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 27个鲜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杨喜翠;崔锐;宋碧;邹军;

    采取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在贵州省不同生态区种植初步鉴选出的27个鲜食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和归类。结果表明,27个鲜食玉米品种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前10的品种有:国悦甜1号、中苗黑珍珠、仲鲜甜3号、圳甜6号、泰鲜甜1号、泰鲜甜4号、万黑糯109、中糯510、彩甜糯2018宝马、泰甜金银粟。聚类分析将27个鲜食玉米品种分成7个类群,其中,第一类群包含14个品种,第二类群包含5个品种,第三类群包含1个品种,第四类群包含4个品种,第五类群包含1个品种,第六类群包含1个品种,第七个类群包含1个品种。

    2025年07期 v.45;No.269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1K]
  • 黔东低海拔地区油菜品种筛选试验

    邓川;张玉清;李晓松;任菲宏;王姣;石丽姝;

    为推进黔东地区油菜生产,加快油菜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步伐,筛选出适合黔东低海拔区域种植的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选择当地市场推广的53份油菜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杂油5号成熟最早,比对照蓉油18早6 d,万沣油111成熟最晚,比对照晚11 d。多数品种产量在150~200 kg/677 m~2之间,梁杂油39和油研2020产量最高,较对照蓉油18增产显著,分别增产41.46%和35.95%,可作为当地优先推广的高产品种,其中卓油1032减产幅度最大,达44.99%,这些低产品种可能不适应当地环境,后续可进一步试验探究原因。抗性方面,丰油10有部分植株倒伏,卓油1032、保油杂2号、华龙油1号、德超油797、邡油777有菌核病发生。

    2025年07期 v.45;No.269 45-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 不同施肥处理对优质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平;梁晔;李娟;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优质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5个不同施肥水平处理,3次重复,开展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施肥方式用商品有机肥120 kg/667 m~2+复合肥40 kg/667 m~2(其中底肥10 kg/667 m~2,30 kg/667 m~2在小、大喇叭口期均施)的产量最高,达809.2 kg/667 m~2。其余依次是处理1(805.4 kg/667 m~2)、处理2(770.8 kg/667 m~2)、处理4(758.0 kg/667 m~2)、处理5(730.2 kg/667 m~2)。

    2025年07期 v.45;No.26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 水稻超干种子耐热性与耐热期研究

    叶世青;

    为阐明水稻超干种子耐热性和耐热期,并更好应用于水稻生产与研究,以华夏香丝、美香新占中稻种子作试验材料,2023—2024年开展了水稻超干种子耐热性与耐热期的测定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105℃干烘3 h、95℃干烘12 h、85℃干烘24 h、75℃干烘48 h处理种子测定发芽率,华夏香丝超干种子分别为88%、87%、89%、88%,而干种子分别为0、0、29%、81%,美香新占超干种子分别为89%、91%、90%、91%,而干种子分别为0、0、68%、88%;水稻超干种子比干种子耐受高温干热能力更强、具有耐高热特性。水稻种子自然室温透气贮存,80~90℃干烘处理6~24 h,超干种子耐热期为8~10个月,比对照种子生命周期缩短。水稻超干种子具有耐高热特性并存在耐热期,超过耐热期的超干种子耐高热特性丧失。

    2025年07期 v.45;No.269 54-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 不同播期对豫南地区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孙联合;

    播期优化调整是玉米品种获得高产的重要途径。为研究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以豫南地区种植的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株高均为播期S_2高于播期S_1,但差异不显著;播期S_3的株高显著低于前2个播期,随播期的推迟,穗位高的显著性变化在品种间表现不一致,穗长在不同播期间的差异显著;郑单958和衡玉1702的穗粗随播期的推迟显著减少,轴粗在驻玉216和衡玉1702上随播期的变化差异不显著,陕单650播期在S_1的轴粗显著高于播期S_3。衡玉1702和郑单958的穗粒数S_1播期显著高于S_3播期,驻玉216播期间穗粒数的变化无显著差异,而陕单650播期间穗粒数的变化差异显著。百粒重在陕单650、驻玉216、郑单958上表现出随播期的推迟,播期S_1与S_2无显著差异,而S_2与S_3的差异显著,衡玉1702的百粒重随播期的推迟显著减少。陕单650和驻玉216播期S_3的产量显著低于播期S_1和S_2,郑单958播期S_1的产量显著高于播期S_2的,衡玉1702的产量随播期的推迟显著减少。因此,在豫南地区玉米种植过程中应提倡尽量早播。

    2025年07期 v.45;No.269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 务川县水稻品种(系)产量对比筛选试验研究

    文华;汪琴;祝小龙;唐建新;申又丹;徐海峰;

    为探寻适宜贵州省务川县种植的高产水稻品种,2023年在务川县黄都镇万元村种植17个水稻品种,开展生育期、抗性、农艺性状及产量对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生育期、有效穗、穗粒数、穗实粒数、实测产量差异较大,株高、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差异较小;供试的17个水稻品种可分为高产型、较高产型、低产型品种,鉴于产量、稻瘟病、抗倒伏能力及熟期转色考虑,其中广8优35、野香优糖丝、露优330、泰丰优79等4个品种可用于务川县高产水稻品种推广应用,该研究可为务川地区高产型水稻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7期 v.45;No.269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 甘肃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植物调查及建议

    张婷;陈艳武;王斌斌;汪之波;

    在资料查阅基础上,采用样线法对甘肃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保护植物进行调查,并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对这些保护植物进行了归类。结果表明,甘肃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4科19属25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3种;中国植物红皮书植物9科10属10种;列入IUCN名录的植物5科6属6种;列入CITES附录的植物6科23属30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2025年07期 v.45;No.269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 白皮丝瓜良种引种比较试验

    潘佰文;蒋芳芳;龙翔;粟周群;

    为丰富黔东南地区的丝瓜花色品种,引进油亮二号、碧玉、白香玉、香玉白2.0、丰香四号等5个白皮丝瓜良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开花结果、瓜形皮色、肉质风味、果实产量、病害发生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生长发育正常,开花结果平稳;瓜形呈短圆筒形,瓜皮平滑光亮,肉质风味尚佳,瓜色绿白至白绿,基本符合当下主流趋势;产量在2 626.1~3 364.0 kg/667 m~2之间;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发生率分别为11.7%~18.3%、10.0%~13.3%、3.3%~5.0%。其中,碧玉丝瓜、丰香四号、油亮二号等3个品种在类似于试种条件的蔬菜基地可择选种植。

    2025年07期 v.45;No.269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 桐梓县15个水稻品种同田对比试验初探

    黎开静;梁晔;

    为筛选出适宜桐梓县种植的水稻品种,选用了15个水稻品种开展同田对比试验。测产验收数据显示,产量超过800 kg/667 m~2的有3个品种,产量在700~800 kg/667 m~2之间的有7个品种,产量在600~700 kg/667 m~2之间的有2个品种,低于600 kg/667 m~2的有3个品种。同时,通过对15个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G优349、泰优553、露优330等3个品种的产量高,农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合在桐梓县推广种植。

    2025年07期 v.45;No.269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 低热地区优质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张仁阔;朱江洪;

    为了更好地满足三都县优质水稻生产的需求,促进三都县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试验选择品质优、产量好、抗性强的10个品种进行对比种植试验,结果表明,M两优152、香两优贵福、野香优959和野香优糖4个品种在丰产性、抗病性和抗逆性、米质优等方面表现较好,可在三都县水稻适宜种植区作为优质稻种植。

    2025年07期 v.45;No.269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 科技引领支撑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建设

    赵靓瑜;王洪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贵州持续推动科技支撑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的“四良”机制,在助力稳粮增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尽管如此,贵州农业科技在地理条件限制、科技投入不足、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未来,通过进一步深化良田建设、良种培育、良机配套、良法推广,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建设。

    2025年07期 v.45;No.269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 “干播湿出”技术在新疆兵团农作物中应用现状分析

    阿曼古丽·买买提阿力;贾梦梦;马丽;孔松;邱森;吐格力巴依·艾克白尔;

    “干播湿出”是一种新型的栽培种植技术,它具有节约水、减轻盐害、适期播种、改善生境和节约成本等优点。新疆气候干旱,少雨,尤其是南疆的干旱和少雨比较突出,本文通过查阅和搜集中国统计年鉴、兵团统计年鉴和相关文献等资料,对新疆兵团农作物近期生产情况、栽培模式以及“干播湿出”技术在兵团农作物中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概括,以期为更好理解技术,推广技术以及新疆兵团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7期 v.45;No.269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 道真县植保体系建设现状与思考

    邓国云;

    道真县植保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历经50余年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防控体系及推广和应用植保新技术、新药械,加强植保队伍和体系建设,植保工作在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油生产防灾减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机构改革和历史变革,植保体系建设弱化,植保工作面临人力、物力、技术等一系列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道真县植保体系建设,就当前植保体系建设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2025年07期 v.45;No.269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 草莓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措施

    王晓鹭;

    草莓作为消费者青睐的水果,鲜嫩多汁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水果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草莓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农药残留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药残留不仅威胁消费者的健康,还制约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措施势在必行,这既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也是为了维护草莓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对草莓种植过程中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降低草莓农药残留风险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45;No.269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 杂交玉米惠民玉699选育过程及配套栽培技术

    韩建琼;李俊霖;胡章凯;王会明;

    惠民玉699亲本组合为母本自交系HM3518与父本自交系HM518F,于2019年冬季在海南完成组配。试验数据显示:该品种在2022年贵州省东部组区域试验中取得产量583.0 kg/667 m~2,较对照品种增产5.44%;2023年续试产量增至639.3 kg/667 m~2,增幅达6.7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11.15 kg/667 m~2,较对照提升6.11%,15个试验点中12个实现增产,增产点率达80%。2023年生产试验中,产量达622.62 kg/667 m~2,较对照增产5.4%,83.3%的试验点表现增产。该品种具备高产特性与优良抗病性,适宜在贵州省海拔1 500 m以下区域,主要包括贵阳、遵义、黔南州和铜仁等中上等肥力土壤。

    2025年07期 v.45;No.269 89-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 贵州丘陵山区小型农机智造先导区发展路径研究

    谢运陶;

    贵州作为典型的丘陵山区省份,农业机械化水平长期滞后,制约了山地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基于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系统梳理了贵州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研发难”“推广难”等核心问题,提出以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先导区建设为突破口的发展路径,以及通过整合“政产学研用”资源、优化农机装备供给结构、强化耕地宜机化改造、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等策略,以期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式。

    2025年07期 v.45;No.269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 贵州蜂糖李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冷云星;王立娟;陈楠;陈红;宋贞富;张敏;赵晓珍;马玉华;

    蜂糖李是贵州省地方特色名李品种,果实品质优异,市场竞争力强。近年来,贵州蜂糖李产业发展迅速,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担负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任。为促进贵州蜂糖李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总结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产业自身的优劣势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蜂糖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025年07期 v.45;No.269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 六盘水市钟山区蔬菜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徐返;

    对六盘水市钟山区蔬菜销售及自给率、蔬菜分布及品类、蔬菜病虫害发生等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钟山区优化种植布局、推广蔬菜嫁接技术、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强化项目谋划支持、搭建蔬菜直通平台等做法。分析了蔬菜生产中间环节多、产销季节性短缺与过剩、蔬菜基地破碎、蔬菜生产供水困难等问题,提出合理制定蔬菜生产计划、引导农户发展“小菜园”种植、强化蔬菜直供体系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供基地等建议,为钟山区蔬菜生产指明方向。

    2025年07期 v.45;No.269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 不同种植密度对冀豆21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姚振刚;任红晓;马爽;宗丽娟;丁民伟;何素琴;李璞;王瑞文;侯大山;

    为探究高蛋白大豆种植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选用高蛋白大豆冀豆21作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密度梯度(19 049、16 675、14 816、13 340、12 122株/667 m~2)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大豆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而主茎分枝、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呈下降趋势,5个处理产量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行距50 cm,株距8 cm,留苗密度为16 675株/667 m~2时,株高69.5 cm,主茎分枝1.9个,主茎节数16.1节,单株粒数96.4粒,百粒重21.8 g,产量最高(297.9kg/667 m~2),可以最大发挥冀豆21品种的增产潜力,适宜在生产上推广。

    2025年07期 v.45;No.269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 不同规格穴盘对黄瓜育苗的影响

    陈家秀;邓隽昕;

    为探明贵阳地区夏秋黄瓜集约化规模化育苗在生产实际中适宜的穴盘规格,为集约化育苗推广提供参考,在具有代表性的育苗基地常规大棚内,以青秀18号为试验研究对象,选择50、72、98孔和105孔4种规格的穴盘,通过对比研究不同规格穴盘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和壮苗指标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不同规格穴盘黄瓜育苗的直接生产成本。结果表明,黄瓜穴盘育苗选择50孔和72孔规格效果优于98孔和105孔,但从节本增效考虑,优先选择72孔规格,壮苗指数较高,成本较低。

    2025年07期 v.45;No.269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栽培技术

  • 半干旱黄土区西康扁桃种子育苗及栽植技术

    李德丽;薛睿;莫保儒;

    西康扁桃主产于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部,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性,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生态经济兼用性灌木,同时也是优良乡土树种。通过采种、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栽植等方面对西康扁桃的育苗技术、栽植技术进行系统总结,为西康扁桃在陇中半干旱黄土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45;No.269 109-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 氮高效杂交籼稻新组合千乡优101的选育

    余洪;万山;王璇;夏海晓;税阳;鄢圣敏;肖琼;王菲;邱源;殷伟;

    “千乡优101”是自贡市农科院系用自育恢复系GR101与内江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抗病不育系“千乡654A”配组而成的氮高效杂交中籼迟熟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优势显著,氮利用效率高,可减少肥料浪费;产量高,抗病力强,能抵御多种常见病害。2022年,千乡优101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25年07期 v.45;No.269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 贵州酒用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集成研究

    付梅;万桂红;梁晔;陈光莉;任明见;冯文豪;

    以贵农麦31号和贵农29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播期、播种量、种植规格试验,并对不同播期的小麦进行品质分析,为酒用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播期、播种量、种植规格对产量均产生极显著影响,播期对小麦品质影响显著。适期早播是提高单产的措施之一,在桐梓、正安等相似生态区域,于霜降节气前7 d内播种利于高产,其中贵农麦31号在10月17日播种最佳,10月24日次之;贵农29号在10月24日播种最佳,稍微提前或推迟播种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产量随播种量增大呈先增后降趋势,适宜播种量为7~11 kg/667 m~2,且产量差异不显著;当播种量达到13 kg/667 m~2时,产量极显著降低。贵农麦31号最适播种量为11kg/667 m~2,贵农29号耐稀植,最佳播种量为7 kg/667 m~2。种子播幅越窄,越利于群体构建促进高产,1.5 m开厢条件下25cm等行距条播时产量最高;贵农麦31号对种植规格表现敏感,贵农29号则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此外,贵农麦31号与贵农29号品质差异明显,地域差异也对品质产生显著影响,贵农麦31号适宜作为酿酒小麦品种,在10月17日至10月24日播种时,不仅产量较高,酿酒品质也较好。

    2025年07期 v.45;No.269 116-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 玉米杂交新品种金玉268的选育

    段正凤;罗锐;黄建翔;唐孝书;唐相;李菲;陆世怀;杨廷伟;

    金玉268是用母本自交系SC1733和父本自交系17662于2020年在海南组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2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246022。该品种的抗性、品质、产量均很突出,经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南方锈病和灰斑病,抗穗腐病、茎腐病和小斑病,中抗大斑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检测:水分12.2 g/100 g,容重798 g/L,粗蛋白(干基)11.3 g/100 g,粗淀粉(干基)74.97%,粗脂肪(干基)5 g/100 g,赖氨酸(干基)0.27 g/100 g。2022年贵州省绿色通道高山组平均产量718.8 kg/667 m~2,比对照增产9.95%;2023年续试平均产量665.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65%。两年区试平均产量692.3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34%,14个点次13增1减,增产点率为92.9%。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13.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7.54%,增产点率100%。

    2025年07期 v.45;No.269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 赫章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彭慧;杨琴;李文武;聂敏;韩玲;

    为正确指导广大农户和农业技术工作者科学、规范、合理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根据赫章县实际情况,对地块和品种选择、行比配置、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环节进行总结,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45;No.269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 铜仁地区白花前胡高效栽培技术

    王以兴;

    为进一步指导白花前胡种植,通过近三年铜仁地区白花前胡种植实际,认真了解铜仁地区白花前胡野生资源生长情况、生长习性,并做好白花前胡种植管护、种子培育全过程技术服务。从白花前胡种植、管护、留种、加工、储藏等各个生产关键环节的生产实践进行梳理归纳,形成适宜铜仁地区白花前胡的高效种植技术措施。为白花前胡有序开展种植技术提升、改善现有技术难题等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7期 v.45;No.269 129-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 鲁南地区秋莴笋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张晓伟;王云松;倪维晓;

    鲁南地区是山东省的南菜篮子,其中秋莴笋种植面积较大,经济效益突出。为提高鲁南地区秋莴笋的产量和品质,根据种植面积和销售范围实际情况。从莴笋田园清洁、整地施肥、品种的选择、种植方式、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了一整套秋季莴笋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为莴笋生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7期 v.45;No.269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 黔谷一号栽培技术

    白文华;章洁琼;杨胜海;

    黔谷1号,黔东南地方常规品种,原产地黄平县谷陇镇。在四月小米中通过选育、提纯复壮而得。登记编号:GPD谷子(2019)520014。生育期120 d左右。幼苗叶鞘中等紫色,株高174.25 cm,分枝多而均匀,抽穗整齐,穗呈圆锥形,穗子粗大,穗尖不明显,籽粒上细芒多,穗粒数多,穗长23cm,穗粗1.85 cm,成穗率高,熟相好。籽粒黄色。抗谷瘟病、谷锈病和白发病,中抗蚜虫和螟。其栽培技术模式有3种:一是漂浮育苗地膜覆盖移栽,二是地膜覆盖直播,三是露地直播。黔谷1号适宜在贵州黔东南州春播种植。通过近年来的种植,表现出高产,抗逆性强,穗子大,谷粒饱满,熟相好等优势,是黔东南州小米种植的首选品种。

    2025年07期 v.45;No.269 137-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 抗旱小麦品种鑫地丰168生产技术规程

    赵石磊;赵双锁;赵离飞;高阳;关丽云;刘晓丹;王利芳;

    鑫地丰168是三门峡市农业科学院研究选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种,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鑫地丰168,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发育特点,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技术、耕作技术、施肥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等环节制定了鑫地丰168在丘陵及旱地麦区种植的高产抗旱生产技术规程,以期对鑫地丰168栽培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45;No.269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 桂东南地区春薯藤蔓育苗与栽培技术

    宾丽慧;廖莉莉;巫玉平;容敏坚;陈丽丽;

    近年来桂东南地区甘薯春薯效益日益凸显,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进一步推动桂东南地区春薯产业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桂东南地区春薯栽培的品种选择、甘薯育苗、栽培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为东南地区春薯生产提供参考。

    2025年07期 v.45;No.269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 平塘县蜂糖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

    杨民强;殷明富;赵源;曾义玲;刘莉;

    病虫害防治适期,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在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有效控制蜂糖李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同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提高其产量与品质,确保产品质量与环境安全,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7期 v.45;No.269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 长顺县蜂糖李优质高产栽培及周年管护技术

    胡小明;

    蜂糖李是贵州省特色高糖型李树品种,因其果实具蜂蜜风味且经济效益显著,成为长顺县支柱产业。通过结合长顺当地种植实践,系统总结品种特性、标准化建园及周年管护技术,引导果农通过标准化建园与精准管护,盛果园产量可达15 000 kg/667 m~2以上,优质果率提升30%以上,产区农户年均增收2.1万元/667 m~2。

    2025年07期 v.45;No.269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 林下灰树花覆土生态化栽培技术

    张红;

    灰树花营养丰富,口感鲜美,具有较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通过分析灰树花的生物学特性及兴义市气候特征,总结林下灰树花覆土生态化栽培与管理技术,为兴义市林下灰树花栽培技术推广提供一定参考,促进兴义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2025年07期 v.45;No.269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 下载本期数据